丰收集上收获丰。消费助农集市上,自来各县(市、区)170多家企业带来超700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手工艺品、非遗产品等吸引着消费者,现场交易额150余万元,签订意向订单500余万元。
亮点一:主场首次设在市区
今年的丰收节活动改变了以往在各县区举办的模式,首次将主场设置在市区中心广场。
9月23日上午,记者还未走到五一广场,远远地就听到了震天的锣鼓、轻快的歌声,祥和欢乐的氛围营造出浓浓的丰收景象。
一进广场,贴着“庆丰收、促和美”对联的大门旁堆放着玉米棒,门上“站”着的“和和”“美美”吉祥物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走进大门,迎面看到的是一个以多种农产品摆成的大“蛋糕”。“蛋糕”由南瓜、大葱、花生、红薯、土豆等农产品堆砌而成。丰收的景象吸引着市民纷纷前来打卡。市民王莹在给孩子和“蛋糕”留影。她告诉记者:“在城市难得见到这么多的农产品,带孩子来见识见识。”
活动现场共有五个展示展览区。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概览等图片展览区向市民展示了今年乡村振兴工作重点、粮食安全等内容,让广大农民群众真切体会到党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全市服务“三农”成果展示区展示了各县(市、区)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特色农产品展示区、民俗技艺展示区、乡村美食品鉴区则成为消费助农的热点区。
在乡村美食品鉴区、农产品展示区,煎豆腐、西瓜酱、香豆干等乡村美食美味飘香,吸引着消费者。许多消费者一边品尝美味,一边挑选产品。市民许爱芹手中拎着一袋子的农产品,她高兴地说:“平时买不到这么正宗的农产品,今天来这儿,看到啥都想买。”
消费助农集市上,民俗技艺品、手工产品等也成为受消费者追捧的“香饽饽”。
亮点二:特色产品受青睐
彰德剪纸、秦氏木雕、马氏唐人、善应鸭蛋、马投涧小米、茶店太行菊……说起各地的特色物产,数不胜数。在2023年安阳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消费助农集市活动上,来自五县四区的特色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吴志英是彰德剪纸的非遗传承人、文峰区非遗传习所指导教师。因受邀参加丰收节暨消费助农集市活动,她带着自己的飞天剪纸、青铜器剪纸等作品来到了活动现场。“我是一名教师,在学校也会教学生创造剪纸作品。最近,正在创作关于红旗渠的剪纸作品,希望更多人受到精神鼓舞。”吴志英说。
在活动现场,像吴志英这样的非遗传承人很多。他们有的不仅会一种技艺。正在为小朋友“画”糖画的李克振老人今年70岁,来自殷都区大司空村,是李氏糖画的第三代传承人。老人告诉记者,他不仅会制作糖画,还会写字画、裁剪衣服。“看看这幅鸟书能读出来吗?”张氏鸟书传承人张运成问围在展台前的市民。他来自内黄,不仅传承了家传的中医把脉技艺、开设医馆,还自学书画创作,为群众写字作画。
这两天,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不仅是这些非遗技艺,还有各地的特产美食。在一个展台前,不少群众一边品尝林州的野酸枣饮料,一边听商户做产品介绍。“这是那儿的红薯?甜不甜?”“放心吧,绝对好吃。我们是龙安区一个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的红薯有黄心的、有红心的,还要销往外地呢。”“来尝尝吧,这是我们用粮食酿的醋。”来自滑县的刘伟民正在介绍他们的产品,他说,他们公司做的醋是“一村一品”的特色项目。
大枣、梨、葡萄、火龙果……很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不仅销售富有特色的地方农副特产品,还增加了采摘项目,加微信好友、进分享群,邀请消费者去现场采摘,带动当地经济热起来。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