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洁人员正在清洗村内道路
“俺村变化可真大!路修宽了、平坦了,路两边还种上了花草树木,可美啦!”10月10日上午,村民刘玉清正在家门口和邻居聊天,看到记者采访,主动上前介绍,“以前俺村可没有恁干净,路边杂草丛生,家家户户房子周围筑起的围台有半米多高,既影响美观又占路面。你瞧瞧现在,房子周围的台子都拆了,路两边建了绿化带,瞧着美,心里更美!”
说起村容村貌整治,该村年仅2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许涛感触颇深。
2018年5月,许涛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看着街道两边1米多高的杂草、高高低低的宅基地围台、简易棚子……许涛陷入了沉思。
村“两委”一班人反复开会讨论,决定从改变村容村貌做起。
2018年6月,天气一天天热起来。6名村“两委”干部走上街头,手拿镰刀,开始割街边的野草,汗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流,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很多村民自觉把房子周围的杂草拔得干干净净。
拔了杂草,该村开始拆违建。
“拔杂草,村民都理解;拆违建,很多村民不理解。”许涛说,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村“两委”干部先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亲戚朋友做起。他们带头拆了自家宅基地外的围台、院墙外的厕所和简易棚子。亲戚朋友在他们的动员下,也主动拆除了违建。
拆了违建,村里的街道宽敞了许多。他们在街道两边各建了5米宽的绿化带。
眼瞧着村里的街道一天一个样,越来越漂亮,村民的思想悄悄发生了改变,纷纷拆除了自家的违建。
铺设下水管道、整修路面、建绿化带、刷文化墙……在区、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我们争取市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今年春季,在东苏度村实施了外墙保温工程,免费为村民装上了外墙保温层;实施了‘双替代’工程,区、镇财政补贴部分资金,为村民安装了壁挂炉和热风机。”柏庄镇党委书记燕青说。
“这外墙保温层可管用啦,今年夏天,屋里凉快多啦!”村民张书芹高兴地说,“俺真没想到,安装保温层不用掏钱,安装热风机,政府还给补贴,这日子过得可真舒心!”
“热风机价值4000元,政府补贴60%,俺只掏了1000多元。热风机夏天能吹冷风,冬天能吹热风,好用得很!”一旁的村民翟保芹接过话茬儿。
下午4时,两名保洁人员正在冲洗村里的路面,清洗过的街道一尘不染。
“这是区环卫处配备的保洁人员,每周一次来村里清洗街道。我们村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每天定时清扫街道,捡拾绿化带里的垃圾,收集各家各户的垃圾,送到垃圾中转站。”许涛说。
沿村内街道一路向南,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银杏、大叶女贞、小叶女贞……身姿挺拔,亭亭玉立,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秋风中荡漾,煞是壮观。
“这片林海是国储林项目,共2000多亩。今年春天,镇里出资,流转了东苏度、齐庄等9个村庄的土地,市里统一招标,由专业公司购买苗木,负责栽种、管理。”燕青坦言,国储林项目的实施,当地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改善了环境,而且创造了经济效益。
许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每年能收1000多元的流转费,东苏度村紧邻柏庄现代化的纺织市场,村民有的在市场做生意,有的在市场打工,人均年收入1.8万元左右。
千亩林海,满目苍翠。美丽富饶的东苏度像一颗绿色的宝石,在金色阳光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安阳日报记者 金红梅 文/图 )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