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彦今年36岁,是内黄县东庄镇侯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父亲郭六成今年62岁,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吃药,身体不太好。郭双彦的妻子患有疾病,也需要长期吃药。郭双彦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扶贫干部告诉俺,国家免费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做手术,俺去问了,主要是孩子还没有两周岁,不能做手术,等孩子再长大一些,我们就申请做手术。”郭双彦说,“家里的病人多,花费多,我也没有啥技术,之前生活比较困难。”
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协调下,郭双彦夫妇参加了内黄县有关部门组织的西红柿种植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班,不仅不花钱,还给误工补助,最主要是真能学到西红柿的种植技术。”郭双彦笑着说。参加完培训班,郭双彦夫妇商量着建大棚种植西红柿。
郭双彦夫妇的想法得到了扶贫干部的鼓励和支持。郭双彦夫妇虽然想建大棚,但是没有合适的地块。在扶贫干部的协调下,郭双彦夫妇流转了其他村民的4亩地,建起了大棚。大棚建起来了,郭双彦夫妇急需西红柿的种植管理技术。扶贫干部鼓励郭双彦夫妇参加内黄县和东庄镇组织的有关西红柿种植技术的各种培训班,还将东庄镇种植西红柿的行家里手介绍给郭双彦,方便郭双彦随时请教问题。
有了大棚,掌握了西红柿的种植管理技术,郭双彦的收入增加了。郭双彦掰着指头算起了他种西红柿的收入:“俺的大棚一年种两季,第一季肯定是西红柿,一亩大棚能收入五六千元,第二季种西红柿和豆角,一亩大棚也能收入四五千元。一年下来,一亩大棚至少能收入一万元。”郭双彦坦诚地承认西红柿的种植管理技术有待提高:“这一季育苗没有成功,技术还没有学到家,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技术,增加收入。”
郭双彦的收入增加了,看病的支出减少了很多。“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有新农合补贴等,在乡镇卫生院看病不花钱,去外边医院看病报销比例也高,其他该享受的扶贫政策我们家都享受了。”郭双彦感激地说。
说起以后的生活,郭双彦满怀憧憬地说:“扶贫干部帮俺找到了脱贫致富路,俺现在已经脱贫了,还要尽快致富奔小康!”(安阳日报记者 任贵伟)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