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峰区大寺前社区,街道干净整洁,雷锋广场上的雷锋铜像熠熠生辉,西营坑中的水干净清澈、波光潋滟,荷花开得正艳,芦苇随风摇曳。从社区办公室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的文峰塔在柳树的映衬下更显耸秀。“天天守着风景办公好惬意啊!”7月29日,记者和该社区党总支书记曲存香打趣道。“不止昔日的西营坑由臭水坑变成了荷塘,我们大寺前社区变化更大的是群众的精神面貌,爱心在社区传播,我们是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呢!”曲存香笑着回答。
“我们社区通过一个好人带出一群好人,再通过他们带出一支支好人队伍。”曲存香说,这十多年在党建的引领下,社区发生的变化让她欣慰。“现在大寺前街成了学雷锋示范街,学巷街成了文明示范街……”曲存香说起社区新风尚喜上眉梢。
徐勇宏是曲存香到大寺前社区工作后发现的第一个好人。“我刚到社区入户走访摸情况的时候,几次去他家总是‘铁将军’把门,有点怀疑他骗保,是吃低保的空挂户。”曲存香回忆,“后来多亏街坊邻居给我讲,我才知道他每天都要去医院照顾偏瘫的母亲,这一照顾就是17年。”因为照顾老母亲,徐勇宏经受了失业、离异之痛。街坊邻居都说徐勇宏傻,可曲存香却发现了徐勇宏的可贵之处。曲存香说:“他不仅孝敬母亲,而且对社区事务很热心。他母亲在世时,有时候社区需要他帮忙,他总是在照顾完母亲后马上过去,拔草、清理小广告、疏通下水道等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我们就在社区进行正面宣传,引导群众看到他身上的可贵精神。2011年,徐勇宏入选了中国孝老爱亲好人榜,成功树立了第一个榜样。现在提起徐勇宏,大家都夸他好。”母亲去世后,徐勇宏找了份工作,他就利用每周休息一天的时间来社区服务。“徐勇宏说这一天的调休就是专门给社区准备的。你都不知道我听到以后有多感动。”曲存香说。
在徐勇宏的带动下,社区涌现出的好人逐渐多起来。张爱花老人一家是徐勇宏的邻居,她是曲存香找到的另一位好人。今年已经79岁的她成为党员发展对象。近年,张爱花动手缝坐垫、缝手袋,无偿送给需要的人。她给社区老人做了很多坐垫,让他们在雷锋广场上休息的时候坐。“老太太做的垫子上面是新布,下面是雨衣布防水,中间夹着泡沫,既轻便又好用。不止坐垫,她还用不穿的衣服给邻居做包,既实用又好看。” 曲存香谈起张爱花做的好事,语气中都是尊敬,“她孙子六六患小儿麻痹症,只有胳膊肘能正常使用。为了照顾六六,她每天早晨都要去甩鞭子。以前,她打太极拳,先是一个人学打,然后教给其他人,她说一个人打不如大家一起打。除此以外,张爱花还每天下午去社区帮忙拉爱心馒头。我们社区的好人越来越多,未爱英义务清扫街道,宋培珍热心调解居民间的纠纷。”2016年,该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你看六六都知道爱心传递了!”曲存香给记者看六六写的文章。“我决定不去看海了,我要把这些捐款给更多的人,给真正需要的人……”六六说。六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奶奶的教导下学会了认字读报,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更是让这个16岁的孩子心态很阳光。如今,六六可以用胳膊肘在平板电脑上写文章,虽然一两百字的文章,需要花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他却写得非常认真。“趣头条”听说了他的事迹,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并向社会募集捐款2.5万元,准备让六六和家人去海南旅游。然而,六六和家人商量之后,决定把2.5万元捐出去。曲存香充满骄傲地说:“现在,六六在读者群里当管理员,认识了很多朋友、接触到很多新鲜事,以后的生活肯定会更好。”
10年来,大寺前社区摆脱了脏乱差、纠纷多、信访多的困境,成为环境越来越好、好人越来越多、信访越来越少的社区。曲存香说:“只有鼓励这些好人好事,大力弘扬正能量,社区才会越来越好。”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