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是农闲的时候,我们刚好可以在这里打工。菊花产业不仅为我们增加了收入,还改善了我们周边的交通条件。”说起菊花产业,村民笑得合不拢嘴。
美丽的菊花不仅为村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群众带来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我们的菊花种植基地属于半沙土土质,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种出的金丝皇菊色泽金黄、品质上乘、口感甘爽、健康绿色,颇受市场欢迎。”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书悦说。
张书悦介绍,为发展壮大菊花产业,河南秋菊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整合100万元资金,在该村实施菊花初加工项目,建起了1200余平方米的烘干车间,延伸产业链条,把菊花产业做大、做优、做精,直接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增收。
在菊花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加紧对收集的新鲜菊花进行分拣、杀青、烘干。
“现在农活基本结束,家里也没什么事,我来这里摆摆菊花,一天挣百十块钱,还不误接送小孩上下学。”该村村民张静边摆放菊花边说。
“我们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让花瓣保持采摘时的鲜亮色泽和甘爽口感,保留了原色、原味、原型,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皇菊基地负责人蔡亚楠说。
蔡亚楠介绍,他们的金丝皇菊通过采摘、分拣、烘干、线上线下销售,远销欧洲、非洲、东南亚地区,亩收入在8000元以上,金色的花海不仅扮美了乡村大地,还为村民铺出了一条金色致富路。
“我们将不断引进最新菊花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加工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更多村民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同时,我们要借助基地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采摘经济’‘电商经济’,让百姓更富、乡村更美。”蔡亚楠说。
在大王庄村,一望无际的大葱笔直挺立、郁郁葱葱。收获机正忙碌作业,村民紧随其后,熟练地将大葱拾起、打捆,再摆放好。
“今年种了20多亩葱,长势不错。现在,葱的价格是一公斤两块钱,一亩地能收5000公斤葱,大概能卖一万块钱,收益不错。”种植户王长江说。
“每天7时,我们就来地里出葱了,一天挣百十块钱。”村民王志英说。
大王庄村党支部委员王社干告诉记者,该村大葱种植面积500余亩。为提高农民收入,该村村委会牵头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通过抓好生产订单,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并通过合作社统一购买化肥、种子,降低农户成本,每年可为农民创收500余万元。同时,该村加大对大棚蔬菜种植、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苗木花卉培育、林果业、小宗作物种植等特色农业的宣传和技术扶持力度,让群众切实提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和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
在双营村新落成的联富食品厂手工饺子车间内,工人左手持皮,右手填馅,转眼间,将一个个大小相当、裹馅饱满、别致美观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托盘中。
“我是双营村村民,月工资3000多元,工作地点离家很近,非常方便。这份工作既能挣钱,又能顾家,非常合适我。”朱爱娟说。
该厂由政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资,车间共设计4条生产线,为周边群众提供了130个就业岗位,辐射周边6个自然村,不仅带动了百姓就业,村集体每年还能增收15万元。再加上农民合作社分红、卫星工厂土地租金等,一年下来,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近年来,留固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推动传统农作物种植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依托大王庄村大葱、第三营村菊花、双营村瓜果蔬菜种植,精心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合理统筹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培育农村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将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大葱为依托,以打造‘一村一品’为导向,坚持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同向发力,按照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营销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壮大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该镇党委书记王峥说。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