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安阳市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推动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立足良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吸收农户、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促进全市农业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道路迈进。类似横水镇这样的走访工作,推广小组每年每月都在进行。
经过多年努力,安阳市区域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有效促进了产业扶贫及乡村振兴。目前,安阳市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41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26个;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3个、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个、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个;建成林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2个。
农业标准体系
让农业生产“有标可依”
多年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农业标准化办公室这一平台,加强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相融合,标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步伐。
在建成农药、肥料、蔬菜、粮食、林果等11个农业标准体系基础上,安阳市积极推进示范项目标准体系建设。2019年以来,安阳市建立了内黄特色花生种植精准扶贫标准、龙安区龙泉镇美丽乡村标准等6个项目标准体系,累计建立各类示范项目标准体系41个,有力支撑了安阳市特色农业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一时间,安阳市还先后制定了《内黄绿色食品温室大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小麦航空植保统防统治实施及验收规范》《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运输防疫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20余项,推广印制8000册,为各标准示范区依标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加快农业标准提档升级,我局先后组织起草制定省地方农业标准40多项,制定安阳市市地方农业标准147项,涉及农业生产、乡村振兴及生态农业、动物卫生等诸多领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刘同林介绍,这些农业地方标准的推广实施将在减少农业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提高林下草生产综合社会价值、形成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为此,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大力推广农业标准,提高示范区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通过宣贯农药、化肥使用标准,提升了农民科学合理用药、用肥意识,推动了农业绿色生产、清洁生产。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根据地”效应明显
走进龙安区龙泉镇,干净整洁的村庄让人心情舒畅,各种花卉苗木间隔种植的苗圃一眼望不到边……与人们记忆中落后的农村面貌大相径庭。这得益于龙泉镇政府坚持以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和生态环境治理标准体系为重点,围绕农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生态设施、乡村休闲旅游、农村文化传承发展等领域进行建设,将标准化作为推进“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建立了“美丽乡村”运行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展现出殷实、和谐、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近年,安阳市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根据地”的作用,坚持“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不断增加示范项目数量,扩大示范区域面积,扩展示范品种类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乡村产业振兴标准化样板。
在内黄县国家级温室大桃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内黄县果树协会会长、高级农技师晁顺波介绍,通过加强对示范区温室大桃栽培期、生长期、盛果期、采收、储存、销售等标准化生产关键点的控制,使温室大桃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基本纳入了标准化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示范区温室大桃的质量和品质。
在新兴农业业态发展趋势下,为助力安阳市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文化、生态、经济全面发展,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旅游+农业观光+标准化”示范项目,积极支持“旅游+农产品销售”“旅游+农耕体验”等新兴农业产业发展。
安阳市浩宇商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近年我市传统种植向高科技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代表企业。通过在管理中引入标准化模式,形成以旅游观光、特色餐饮、绿色农业、食品加工、庄园会议、乐耕农场、活动实践、拓展培训为一体的多元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农业生产收益,促进了生态旅游发展。
标准化为农产品销售助力添翼
安阳市将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农产品特色品牌形成、传播与发展各阶段积极推进运营管理标准化体系,在生产、成品验收、流通等各环节建立全程质量标准化体系,积极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提升本地农产品竞争力,使我市众多的农产品获得外销的通行证,阔步闯市场。
在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进程中,安阳市以“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为突破口,积极组织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扩大产地认定规模和产品认证数量,加强认证农产品的证后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发挥“三品一标”在产地管理、过程管控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有特色、效益好、影响大的农产品。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12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9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6个。全市同时创建内黄县、安阳县、汤阴县、林州市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花生、玉米、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共2.99万公顷。
以全产业链为对象,探索推进农产品采摘、初深加工、包装、成品验收以及仓储、运输、营销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在农产品加工整理、包装上市等过程中严格推行标准化体系。如内黄大枣推行标准化管理后,其品质和安全得到了充分保证,打造成为河南省著名的枣类品牌;内黄温室大桃通过产品筛选分级销售,不同品级的大桃通过流通渠道销售给不同消费人群;优质苹果远销国内外市场,经济效益倍增。
责编:郭宝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