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513所,在校生139.02万人,教职工8.71万人。“三本三专”高等院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普通高中52所,初中263所,小学1238所,幼儿园1934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小学净入学率100%,初中净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5%,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在不断改革、不断提高和创新中求发展,人民对教育的满意程度明显提升。
基础教育成效显著
全市目前共有小学1238所
金秋时节,记者驱车赶往都里镇采访,只见都里一中学生宿舍楼、都里镇三中教学楼、都里中心幼儿园、东水小学幼儿园、南马辛庄幼儿园等都是崭新的教学楼,整洁的操场与市区学校相比毫不逊色,从校园里传出来的朗朗书声格外悦耳。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近年,殷都区都里镇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从侧面反映出我市城乡学校建设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教育事业基础非常薄弱,学校数量不仅少,而且层次结构偏低。1949年,我市初中和初中师范学校仅有6所,市区只有1所师范学校、3所中学和17所小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市基础教育事业改天换地,蓬勃发展。
1952年,我市有了第一所托儿所(幼儿园),在园幼儿仅60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幼儿园1934所,在园幼儿24.6万余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公益普惠和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我市积极组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有效扩充了学前教育资源,全市办园条件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经过70年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小学1238所,在校学生62.9万人,初中263所,在校生26.6万人。近年,全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实施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工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各类专项工程,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所辖县(市)区全部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区域100%创建成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办学规模持续扩大
中等教育质量大幅提升
9月是个丰收的季节。我市高中教育硕果累累,捷报频传:2019年,全市一本上线人数5747人,上线率21.43%,比2018年提高了1.75个百分点。林州一中、内黄一中、安阳县一中也把自己的优秀毕业生送进了清华、北大的校门。市区各高中学校的升学率近年连年攀升,大家你追我赶,在高质量教育的大花园里争奇斗艳,普通高中教育水平在全省稳居第一方阵。
镜头推到1949年,那时我市仅有3所高中,很多学生没有入学机会。再把镜头拉到今天,我市有普通高中52所,在校学生10.4万余人。在教育质量方面,近年,我市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2017年~2019年,我市普通高招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71人。我市普通高中没有超级中学模式,不搞极端应试,在高考这样的全省竞争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稳固了本地生源,提振了人民群众对本地教育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实施职教攻坚计划、优化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我市原有的42所中等职业学校整合为12所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步入规模化、集聚化发展阶段。全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为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5个县(市)均创建为省级“职业教育强县(市)”,汤阴县获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称号,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我市职业学校专业和产业的培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重点打造了一批具有安阳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如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实施“引企进校”工程,与安钢、中兴、京东等10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特别是与陕西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联合成立河南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校企合作的新突破,先后成功申办了民航维修人员执照考试河南考点(CCAR-66部)和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中心,填补了河南省没有考点的空白。
在校生10万余人
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1949年,我市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如今,我市有了“三本三专”的高校布局,从零到有再到有质量发展,安阳经历了不同寻常的70年!
1958年,我市创建第一所高等学校——安阳市工业专科学校,后改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我市创建了安阳市职业大学,1985年更名为安阳大学。这是我市创办的地方应用型综合大学。世纪之交,两所高校先后升格为本科院校,分别更名为安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工学院。“十二五”期间,我市引进建设了第三所本科院校——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2015年,该校转设为独立本科院校——安阳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硕士授予点的批复填补了多年来我市不能培养研究生的空白。
高职高专院校原是我市高等教育的短板,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建成,安阳幼儿师范学校、河南省安阳卫生学校在2012年分别成功升格为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我市“筹建三专”的目标成为现实。目前,我市共有高等院校6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专科院校3所,在校学生近10.2万人。
我市高等教育院校专业设置紧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如安阳工学院与南航航空合资成立安工-南航飞机维修培训中心,为我市飞机维修以及维修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培训场地。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近3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2019年达到了98.88%。我市促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安阳制造”走向“安阳智造”,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提升了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教育机构数量和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加,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市教育事业呈现万紫千红满园春的大好局面。
待遇提高
教师队伍呈现新面貌
“我1990年参加工作时,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当时每月工资只有十几元钱,还不能按时发放。现在我转正了,也评了职称,工资每月涨到5000多元。”一名从教多年的乡村教师幸福地说。
近年,我市通过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等,使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合理待遇得到保障并有所提高,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我市每年招聘农村特岗教师300人以上,为乡村学校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2014年以来,我市通过“国培计划”累计培训教师3.4万余人,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为让教师安心从教、潜心从教,让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9年,我市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班主任津贴、设立地方教龄津贴等政策进行部署后,7月发放2269万元,8月发放1750.64万元,真金白银的付出让乡村教师感受到了温暖。目前,我市正在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和保障房建设,进一步夯实义务教育根基、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条件,让广大农村教师住有所居、安心从教。
我市把“名师工程”作为撬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支点。目前,全市已建成63个名师工作室,其中包括5个中原名师工作室、6个四星级名师工作室、3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近3年,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204人被认定为市级名师,1897名教师被认定为学科带头人,6908名教师被认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市教育局局长黄艳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我们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全面实现教育强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将教育梦想变为现实。”(安阳日报记者 任玉霞)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