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娜在纪检监察系统已经工作了20多个年头,不但亲身经历了纪检监察这支纪律部队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凭着对党和国家纪检监察事业的耿耿忠心,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让青春韶华变得更加出彩。
20多年前,刚走出校门的耿春娜来到安阳县纪委,从事案件审理工作,参与办理审结了不少大案要案。“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宝贵,每办理一起案件就像上了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党课,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党中央锲而不舍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坚定了我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初心、信心和决心。”耿春娜说。
到市纪委工作十几年来,耿春娜从事过案件审理和组织人事工作。耿春娜告诉记者,从以前的实践来看,行政监察主要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存在监察范围较窄的问题。同时,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在查处职务犯罪中,也存在着力量分散、职责交叉、职能重叠等问题。尤其是办案中看到一些曾经优秀的领导干部一步步沦为阶下囚,她也在不断地思考,如何能够实现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有力的监督,对这些已经坐在“火山口”上的干部给予及时提醒,在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上予以“旁敲侧击”,将一些大案要案消灭在萌芽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书写了“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2018年3月,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合署办公,一体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监督全覆盖。
耿春娜说:“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是一项全新而艰巨的任务。按照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市委的安排部署,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以黄明海书记为‘班长’的市纪委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压实‘两个责任’,抓好‘两个为主’,紧扣‘两个全覆盖’,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三转’,进一步深化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加强对市管企业、市管大中专院校的监察监督,更好地发挥现有党政机关派驻机构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耿春娜告诉记者,我市还积极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全面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有力推动改革见真章、收实效。在机构改革方面,进一步整合优化纪委内设机构,实行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分设,把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同时强化自身建设,促进全面融合。
从审理室主任到组织部部长,变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对纪检监察事业的忠诚和情怀。到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工作以来,耿春娜深感责任重大。今年年初以来,在市纪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市纪委监委分批压茬推进、稳步有序实施, 严把选人用人关,全面完成机关(中心)、巡察机构、派驻机构的干部充实调整配备,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积极开展全员培训,累计完成各类干部培训3700余人次;在全市首次聘请28名特约监察员,创新监督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行使职权的全方位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当前,市纪委监委在黄明海书记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战略定力,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融合大提升’,深入开展‘四专四比’行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专业化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我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作为其中一员,也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上,贡献一名纪检监察人的全部力量。”耿春娜坚定地说。(安阳日报记者 苏 迅)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